铭记对于正常使用状态下的规则:
- 小尺子的50个格对应大尺子的49(mm)个格,只有小尺子的第一个位置“0”和最后一个位置“10”才可以同时与大尺子刻度重合。
- 当“0”与“10”同时重合时,则为大尺子的直接整数读数。
- 均分下来,小尺子的每一小格实际长度为49mm/50=0.98mm。
- 小尺子每一格长度与大尺子的每一格长度相差1mm-0.98mm=0.02mm。
正常情况下游标卡尺的读数:
- 👀小尺子的“0”刻度超过大尺子多少毫米处,但是!还多出来一部分,这个部分数值为:0.02×格数,(假设如上图所示的游标卡尺,小尺子的“1”与大尺子的某一刻度重合,此时格数为5)。读数为:小尺子“0”竖线超过的毫米数+0.02×格数=样品真实长度。
🤷♀️那如果,小尺子的零点和大尺子零点不重合,小尺子往左偏了,那该怎么读数呢?
非正常情况下游标卡尺的读数:
-
当小尺子往左偏时,依旧读数,0.02×格数,而这个数值代表什么意思呢,就是相当于你把大尺子的“0”位置往前移动了一格即1mm(脑海里可自动忽略大尺子别的数值刻度只剩一堆堆的等分竖线🤢),此时的0.02×格数就是偏离虚拟“0”的长度,而此时距离真实大尺子刻度“0”,右边的距离为1mm-0.02×格数的数值。
那么样品的真实读数便为:正常读数+1mm-0.02×格数=样品真实长度。
-
另一种理解思路从“差距”的角度解决非正常状态下的读数。像前所述,小尺子每一格与大尺子的每一格相差0.02mm。当小尺子某刻度与大尺子某刻度对齐时,则该刻度作为初始,此时小尺子的“0”与大尺子的某一刻度(本应对齐的位置,在没有差距0.02mm情况下),差值为:0.02×格数,这个差距从对齐的位置开始,不断的累加到“0”的位置,读数便为:正常读数+1mm-0.02×格数=样品真实长度。
对于一些发现bug的小朋友来说,可能会问为什么能确定,大尺子的格数与小尺子的格数一样呢?这是由于最原始的设定,小尺子的50格长度等于大尺子的49格长度,详细:
【1×x-1直线与0.98×x直线】
【50×0.98=49×1,
49>49×0.98>48,
48>48×0.98>47,...】
-
此时可能有人会问到,如果小尺子“0”偏差大尺子“0”已经超过1mm或者2mm甚至更大,那么上述的正常读数+1mm-0.02×格数=样品真实长度则不正确了,答案..确实就不正确了。哈哈哈但是并不妨碍,因为首先,你肉眼是可以分辩出是否超过1mm的。要是遇到这个情况,请你果断的换把尺子吧。或者也有小朋友比较较真,那么咱们再照样读数出来,即0.02×格数,然后自己用别的尺子往前多画出几毫米,然后用最靠近小尺子“0”的毫米数减去0.02×格数,即可得到偏差距离,再加上正常读数即可得到样品真实长度。
-
当然还有小朋友更加较真,说多画的那个毫米数不准确啊(较真的不太合理,因为不在于把多出的毫米数准确标记出来),那..既然这样,咱们就上光学显微镜把偏差距离的这部分自己测量出来把,或者SEM之类的..只不过用上那些,“有时候”咱们何必再用游标卡尺咯。哈哈哈
-
当小尺子的“10”最后一个刻度与任意大尺子的刻度对齐了,意味着,咱们偏差的距离有点大,有1mm、2mm、3mm...等情况了。请干脆点换个新的吧~
-
当小尺子往右边偏时,又该怎么办呢?当然是类似分析啊!首先把小尺子“0”偏差距离测出(1mm、2mm、..)+0.02×格数,后正常读数-(1mm、2mm、..)+0.02×格数=样品真实长度
Comments
wow great